據《中國教育報》新聞報道,為了推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雙減“工作的落實,7月28日,江西省教育廳舉行江西省《中小學研學旅行》系列標準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小學研學旅行基地(營地)認定規范、課程設置規范、組織實施規范、評價規范。
江西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中小學校以及研學旅行的實施單位要認真學習領會《標準》要求,緊密結合推進“雙減”的政策要求,因地制宜,遴選一批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營地),精心打造一批示范性研學旅行精品線路,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互聯互通的研學旅行網絡。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精心設計課程,靈活安排時間,建立豐富的研學旅行課程體系。逐步加強專業隊伍建設,著力提升課程開發、組織管理的專業性。要健全安全責任體系,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安全責任落實、事故處理、責任界定及糾紛處理的機制??茖W評價學生研學旅行成效,并將評價結果逐步納入學生學分管理體系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江西省《中小學研學旅行》地方標準涵蓋了基地(營地)認定規范、課程設置規范、組織實施規范、評價規范等4個規范文件?;兀I地)認定規范用于指導建立研學旅行的服務場所、完善基本條件;課程設置規范用于指導結合學生身心特點、接受能力和實際需要,科學設置課程,發揮研學旅行的育人功能;組織實施規范用于指導制定研學旅行工作規程,做到“活動有方案,行前有備案,應急有預案”,建立安全保障機制,明確安全保障責任,落實安全保障措施,確保安全、有序開展研學旅行;評價規范用于指導對學校組織研學旅行、學生參加研學旅行的情況和成效進行科學評價。四個規范文件相輔相成,對研學旅行的“最初一公里”、“過程每一公里”、“最后一公里”中“研”和“學”環節,都有明確要求。標準的制定,是我省在研學旅行實踐上的有益探索,為中小學校、基地(營地)及相關單位和個人提供針對性指導,為科學、合理開展研學旅行奠定基礎。
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綜合推動實踐育人的有效途徑,由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等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實踐教育活動,旨在幫助中小學生了解國情、熱愛祖國、開闊眼界、增長知識,著力提高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也是切實減輕義務教育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保障學生全面發展的有力舉措。
法研堂樂于看到各地為青少年研學旅行標準的出臺,必然為行業發展帶來規范化的發展,切實保障中小學生研有所思、學有所獲、旅有所感、行有所得。
法研堂連續6年成為素質教育研學實踐基地項目優選服務方案提供商,一站式解決教育實踐基地規劃、建設、運營難題,為青少年素質教育研學實踐基地建設提供個性化全流程服務。建設法治文化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安全教育基地、社會實踐基地、研學游基地等系列服務,從專業規劃設計,系統施工籌建、完善運營支撐全流程快速落地實施,多元化賦能,凝聚智慧打造青少年綜合素質教育實踐基地。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