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娃”,就是給孩子“打雞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虎媽”“狼爸”們為了孩子能讀好書,不斷地給孩子安排學習和活動,不停地讓孩子去拼搏。 這種行為就叫做“雞娃”。
深陷內卷教育和雞娃大戰,舉全家之力,將資源和關注傾注到一個孩子身上,任何學業表現的不如人意,都成為壓垮學霸家長的情緒稻草。如果說,過去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還只是為人父母的天性,當今一代,很多觀點認為,生娃而不“雞娃”就是糟糕的家長,雞娃時無法接受孩子的平庸,就是高知父母的常態。
表面上看,社會競爭的加劇,上升通道的堰塞,不拼命努力怎么實現出人頭地,是學霸父母們的口頭禪。拼盡全力,才能留在原地,躺平等于階層下滑,是城市父母藏在心底的焦慮恐懼。
法研堂認為,過度“雞娃”這種心底的焦慮恐懼行為,從未成年保護上看不合理也不合法,人民法院報 5月26日消息,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將于6月1日起正式實施,26日下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社會法室有關負責人就此答記者問。
該負責人表示,學生學習負擔重,被家長逼迫參加各種校外學習培訓,看似是教育問題,實際上是未成年人保護問題。在休息日、節假日、寒暑假期,仍要面對老師布置的一大堆作業和家長安排的一連串補課培訓,孩子的童真快樂何在?
未成年人保護法草案公開征求意見過程中,近兩萬名未成年人提出的兩萬多條意見,絕大多數都是關于減輕學生負擔的要求,“這是孩子們發生內心的呼救,是向立法機關的求助”。
該負責人表示,對此,在完善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時,在監護人的職責中,明確規定“保障未成年人休息、娛樂和體育鍛煉的時間”。
在“學校保護”一章中,明確規定“學校應當與未成年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互相配合,合理安排未成年學生的學習時間,保障其休息、娛樂和體育鍛煉的時間”。
“學校不得占有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義務教育階段的未成年學生集體補課,加重其學習負擔”?!坝變簣@、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對學齡前未成年人進行小學課程教育”?!皩W校、幼兒園不得與校外培訓機構合作為未成年人提供有償課程輔導”。
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為破解長期困擾家長和學生的負擔過重問題指明了方向。未成年人保護法也從未成年人保護的角度,為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提供了法律支持和保障。
法研堂呼吁全社會都要關注未成年人的保護,共同擔負起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讓社會少一些過度“雞娃”的事情發生,以法治保障、社會關切、健康的家庭教育關系促進青少年兒童快樂成長。